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First presentation

今天完成了博士生生涯的第一場演講。時間不長,二十分鐘,接在和我合作的post-doc之後講,關於他所使用的技術和理論分析在我們所收集的自閉症個案神經影像資料的初步結果。很奇妙的感覺是,講完以後發現我更敢講話了。聽眾反應很熱烈,在場兩位教授的回應也相當令人受到鼓舞(意思就是,後面還有好多進一步的東西要作:P)。老闆說"you talked in a friendly way. people were relaxed listening to your speech." 我挺高興,因為這比較接近我平常用中文演講的感覺。

一早碰到老闆他說"It's your big day." 一開始真的沒太多感覺,因為一直把它看作是簡單的結果小報告而已。講完以後終於知道他為何這樣講。原來在group裡面正式分享自己在做甚麼,影響別人對我的印象至深。講完以後的種種互動讓我有種更被接納,being included的感受。感覺很好,不是單純興奮、而是種穩定感。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Complicated

1.
融雪的隔天,劍河的小分枝像是氾濫一樣,水淹得整個公園草坪到處都是。

最近比較常跟同學見面。幾個比較要好的經常一起吃晚飯、玩table football(這已經變成我最近最愛的"運動"了!)活動也多了一些,除了常規會去的formal hall dinner之外,昨晚一起約去看歌劇(Cambridge有Opera Society,相當驚人!演出也很精彩,從樂團、歌手到舞台,已經是業餘的頂峰水準了。)今天也一大群人參加Potluck (同學各自帶食物來分享)。昨天晚餐時甚至還和奧地利同學、日本同學、香港同學聊到,萬一第二年沒分配到宿舍,最好就是大家一起租一棟大房子一起住;我大笑著說"Wow! What a lovely family!"雖然好似有些戲謔,但那時心底真的暖暖的。

寂寞嗎?也不算是。It is complicated. 最近的生活在焦躁、興奮、挫折和迷惘之間交替。真正開始分析資料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多麼急於"發現"、多麼急於要有"成果"。某天當自己因為初步分析的結果不如我原先的預期/假設,而變得既煩悶又慌張的時候,我知道不對勁了。

科學研究在於驗證假設;更嚴格的說是否證假設。帶著期待想觀察到差異,bias就隨之而來。這明明就是在理智上根深蒂固的觀念,卻在自己親身面對研究資料的時候,徹底看到理智有多麼脆弱、而欲望/期待/自我概念對於面對科學研究的心情與思考影響又有多強烈。

或許是太多新東西了?現在幾乎總是從操作中學習,但有太多嶄新的觀念要連結、而我想要整合的範疇又相當龐大(儘管都是在自閉症領域當中的)。舉例來說,這一個月在作的東西牽涉到fMRI BOLD signal的碎形性質和neuro synchrony的關係,以及藉由圖論技巧對複雜神經網絡的分析描述,然後希望能夠找到兩者的連結之處;更重要的是它們和自閉症現象與理論的銜接。聽起來很令人興奮對吧!但是身在其中,真的才能逐漸體會研究過程中的篳路藍縷。

也許我需要的是mindfulness。在修練過程中,只能不斷鼓勵自己軟體要摸熟,提醒自己資料分析前要知道基於甚麼假設想要看甚麼、而不是就直接開始跑統計;處理自己內心的不切實際期望和不理性想法,察覺(也只能先察覺、因為目前不知道怎麼辦)脆弱的自體/自戀狀態、努力嘗試維繫他。然後就是,練習樂觀、誠實、不屈不撓。



2.
為了周四晚上要在倫敦聽維也納愛樂,決定趁機放個小假早早去倫敦晃晃。前陣子寫論文有些資料沒找到,但是限於截稿日期只好先交了,總覺得有些遺憾;這次到倫敦就決定要去找一找。

這家叫作"Gay's the word"的書店據說是倫敦最重要的同志書店。在目前連鎖書店當道的年代,獨立書店生存已經相當不易,更別說是相對而言小眾的、文化氣味濃厚的同志書店了;不過根據我短暫的造訪觀察,其實客人不少。書店櫥窗貼的是"Milk"(台灣應該翻成"自由大道",據說Sean Penn演得很棒,幾乎算是代表作)的電影海報,裡面其實不大,也許二十來坪,陳列的主要還是學術書籍、小說、雜誌,分類相當清晰。

我所造訪過的大城市裡的同志書店,舊金山和紐約曼哈頓的已經經營不下去,波士頓的似乎還健在,倫敦和台北的則仍然蓬勃運作著。但不論時空變換,它們都有著一種自由的氣息、批判的活力、對人性與人權的溫暖關注、以及充滿可能性與創造性的生命力。我想這是十年前認識接觸性別理論開始,一直最最吸引我的一種氣味吧。

3.
我還是到了肯辛頓公園。或許我需要的只是個離開劍橋的機會,讓自己能夠靜靜的想事情、梳理思緒與心情。於是肯辛頓的散步成為了這天最愉快最舒緩的一個時刻。

4.
然後我終於遇見了現場的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Haydn的Symphony #104 "London",以及Bruckner Symphony #9。我的心得竟然不是情緒上的,而是,這是非常thought-provoking的一場音樂會。想起好多事:過去現在未來、生命與命運。

VPO一開始不是很專注,但下半場好多了。它們傳統的聲音真的還是現場聽才有深刻感觸:質樸的管樂音響、充滿歌唱性甚至有些華麗的弦樂。Zubin Mehta非常強,一貫地犀利;但我已經能感受到年歲增長在他身上刻下的痕跡。

5.
陰天只是雲朵和太陽錯身而過。

Saturday, February 14, 2009

Others in mind

現下不論是發展心理學理論、或是精神動力式發展心理學理論,談自我概念發展、自戀發展、或是自體發展也好,都不僅只看one-person psychology,而多注重以two-person psychology為軸心的討論上。Intersubjectivity, object relation, 或是mirroring講的都是(至少)兩個人的互動對於subject的影響。換言之,談"我"就必定會談到"你"或是"他","我"是怎樣的我,也會因彼時彼地的"你"或是"他"而有所變化(不一定是不同)。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概念是受到關係所形塑的;而且這不只是兒童或青少年的事情,而是一輩子的。(否則成人就不會"沽名釣譽"了:P)

書袋吊完了。要落一堆名詞大概正反映了我自己的狀態:在不同的機緣和關係中,尋求各種鏡映來確認自我價值(我挺喜歡self psychology的說法,就是維持自體不致於碎裂)。不自覺地、或是自覺而合理化地,使用各種標籤、頭銜、評語、稱讚等等的來確認自我所在。如果integrated self算是個"健康"的狀態,但在發展過程裡演進的"我"總是會帶著各種"你"和"他",那麼自由意志和初衷又何在?

毋忘初衷。我問初衷在哪裡?幾歲的初衷算是初衷?朋友說,從你決定走向某個不會回頭的分岔路上開始。

謝謝妳。這句話讓我憶起八年前,當我決定定位自己為"體制內改革者"時那個心理狀態。我想那就是初衷。而一如當時所提醒自己的--這一路上來也總是未變的--我最大的功課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保護那個self--那個帶著(相對而言?)自由意志作出抉擇的self。

但這真是很難的道路。人生最難的挑戰或許不是困頓而是權力(以及相關的一切)。一個有著夠"獨立自主"的self的人,應該不會選擇體制內改革;會立志體制內改革的人,基本上self就不夠強壯,那麼又要如何在過程中對抗體制和主流價值?

第二個立論是可以有例外的;例如,有個核心的東西不被撼動。我可以成為這個例外嗎?

Sunday, February 08, 2009

Notting Hill

三天前決定這周末要再次出走到倫敦。或許是還沒找到一個適宜的生活鬆緊度,彷彿總是讓自己過分的匆忙緊繃到了一個極致--通常是十天左右--就會覺得受不了,要跑開一下。我有點能夠體會奧地利人類學家同學為什麼這周末會飛回去滑雪了......

第一站是自然歷史博物館。上次來是十年前,這次除了有些懷舊的意味之外,其實是為了來看關於人類演化的展覽(搞了半天還是沒離開學術:P)。
很大的中庭,中間有大恐龍。今天是難得放晴的一天,有許許多多的家長帶小孩來這裡。我很喜歡這些爸爸媽媽和小孩討論科學知識的情境,寓教於樂。
隔壁的科學博物館,四五樓就是大名鼎鼎的Wellcome醫學史博物館(嗯嗯,我是說對念醫學的人來說大名鼎鼎......)
中午走到Westbourne Grove,海德公園北方的一區。這裡居住環境很好,很清幽,特色是有許多種族混居,尤其是中東各國;據說最早的中國移民也在這一區。所以,有台灣很少見的黎巴嫩餐館。
周六的Portbello市集,主要是骨董和手工藝品。
然後我走到Notting Hill;沒錯,就是電影"Notting Hill"故事發生的地方。我非常喜歡這裡的環境,乾乾淨淨的屋子、前面都有小庭院,錯落在起起伏伏的小丘上;交通方便,但是不吵雜;走在路上感覺非常閒散放鬆。如果以後有機會住倫敦,要搬到這裡來!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很貴......)
本來一點都沒打算要吃中國菜,但是我想潛意識又再次證明它的存在。晃來晃去,中午在Queensway吃燒臘、晚餐竟然又跑回中國城吃薑蔥牛肉飯。或許我只是很懷念薑的味道而已。
晚上再次造訪Royal Festival Hall,一樣是倫敦愛樂,今天曲目是Dvorak的安魂曲。最大的感想是,安魂曲其實是生命之歌。
倫敦眼,終於有機會照到相了。
難得的一個晴朗夜空,月亮好美,讓雪地整個亮了起來。希望可以維繫今天在閒散踱步中整理清晰的思緒。不急不慌,想清楚再動手作。一切只是開始而已。

雪景

周一的時候大雪,據說倫敦交通幾乎停擺。這邊的德國同學還拿這個當笑話取笑英國人。不過那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真的還想了一陣子我到底應該怎麼辦:能不能出門、能不能騎車、走路要注意什麼?面對這輩子第一次在"大雪"中的生活,既新鮮又刺激但又有點不知所措。這一天決定走路,不騎車了;一方面怕危險,另一方面想要好好欣賞景色。
走出宿舍,一片雪白。好夢幻的感覺。雪鬆鬆軟軟的,嚐了一口沒甚麼味道:P
昨天的綠地今天驟然變成雪白一片。有種平靜的美感。
雪花紛飛中的King's College chapel。
難得穿成這樣要幫自己留一下紀錄。
隔了三天以後,終於出太陽的景緻。這裡是劍河的一個小分枝,我每天去Lab都會經過的一片原野。陽光中的雪景給人一種強烈的希望感。
Trinity College的後院。幾乎每天回家會經過的道路。一片白一片綠,春天還會遠嗎?這時才真能體會詩歌中關於雪的描述......

Monday, February 02, 2009

下雪了

這兩天都待在宿舍當宅男,念了四五篇論文,終於把一個正在作的關鍵觀念搞懂了些。中午去散步的時候還是一片青天,陽光極了,沒想到下午後半就突然一陣陣的飄起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雪在天空飄,乘著風,終於可以體會"風捲著雪"是怎樣的景象。

一陣一陣的雪,到了晚上突然變大。在電腦前沒兩三個小時,外面已經變成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快門放大一些,就跟眼睛看到的很像:原來雪地的反光可以這麼亮!